外婆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目不识丁,却凭借着坚韧的毅力,含辛茹苦地将三个子女养育成人。其间的艰难困苦,旁人难以想象。也正因如此,我对外婆一直满怀敬意,感情格外深厚。
小学时,父母工作繁忙,无暇顾及我,我便被交由外婆照料。在与外婆生活的这段时间内,我算是真正地体会到了外婆的能干、守规矩,而对我的教导更是严之又严。
外婆虽没什么文化,大字不识几个,却深谙为人的道理。平日里,她总是反复叮嘱我,不仅要刻苦读书,更要学会做人。
那时的我,年纪尚小,对于“学会做人”的含义懵懵懂懂,并没有深刻的理解。然而,外婆却用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向我诠释了其中的真谛。她要求我每天早睡早起,按时起床上学,绝不能迟到;吃饭时要规规矩矩,不挑食、不浪费,珍惜每一粒粮食。她还教导我要学会独立自主,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且鼓励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记忆最深的,是在外婆家的“酱油”事件。
那天,外婆让我去村口的小卖部帮她买一瓶酱油。她递给我十元钱,反复叮嘱我要拿好钱,别弄丢了。我接过钱,蹦蹦跳跳地跑去了小卖部。买到酱油后,老板找给我钱时竟多找了一块钱给我,我没作声接过钱就跑回了家。
回到家中,我把酱油递给外婆,并开心地告诉了外婆这件事,本以为外婆会夸我运气好,没想到她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她看着我,缓缓说道:“孩子,这多找的一块钱不属于我们,咱不能要。”
我听了外婆的话,心里有些不服气,小声嘟囔着:“不就是一块钱嘛,有什么大不了的。”外婆拉着我在椅子上坐下,语重心长地说:“这可不是一块钱的事儿,这关乎到做人的诚实和品德。如果今天你因为一块钱就把诚信丢了,以后就可能会因为更多的钱做出更不好的事。”
我低着头,不敢看外婆的眼睛,心里开始有些愧疚。外婆接着说:“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一分一毫都不能拿。做人呐,要清清白白,坦坦荡荡。”
我抬起头,看着外婆满是皱纹却无比坚定的脸,点了点头,说:“外婆,我知道错了。”外婆摸了摸我的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走,咱现在就把钱还回去。”于是,外婆牵着我的手,一起回到了村口的小卖部。将钱还给老板并道歉。
从那以后,外婆的话就像一盏明灯,时刻照亮着我前行的道路。每当我面对诱惑的时候,都会想起外婆对我的教导,想起那次“酱油”事件。外婆虽然没有高学历,却用她最质朴的言行,教会了我做人最基本的道理,让我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