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桂林市七星区纪委监委“室组地”联动开展防溺水工作监督检查时,发现个别下水口放置救生工具使用后未及时归位的问题,立即将该问题反馈给相关村委,督促其及时采取措施,整改到位。同时以下发工作提示的形式,督促各乡(街道)对照检视,对辖区内重点水域进行地毯式排查,及时归位、补齐救生工具,更换破损防溺水安全警示牌,全面排除安全隐患。
暑假来临,溺水事故进入易发、高发期,该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责定位,采取查阅台账、实地走访、现场察看等方式,对各乡(街道)、各责任部门的防溺水工作部署、宣传教育、日常巡查、警示牌及救生工具设立等情况开展检查,切实压紧压实主体责任,全力筑牢防溺水安全屏障。
充分发挥监督“探头”作用,驻该区人民法院纪检监察组通过列席会议、查阅台账、实地走访等方式监督检查区教育局是否统筹开展防范中小学生溺水专项行动,是否组织学校开展防溺水安全常识宣传,倒逼区教育局落实防溺水安全教育主体责任。
与此同时,该区纪委监委充分发挥乡(街道)纪(工)委一线监督作用,联合村(居)务监督委员会对辖区漓江沿岸、码头、水塘等重点水域开展不定期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督促村委会进行整改。华侨旅游经济区沙洲村码头,水质干净清凉,此前,村里有些留守儿童私自去码头边游泳。该经济区纪检监察办通过约谈相关责任人等方式督促村委加强对码头的巡查,实行重点区域专人专管,针对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开展“敲门行动”,入户宣传防溺水安全知识,及时解除风险隐患。
截至目前,共开展督查30余次,排查重点水域92处,督促整改警示牌字迹模糊不醒目、救援设备不完善等问题12个,修复防护设施3处。(桂林市七星区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