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首页 > 清廉之窗 > 派驻监督 > 正文

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重拳整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 守护乡村“烟火气”

来源:市纪委监委驻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
摘要:驻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立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能定位,以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为切入点,通过“精准监督+重拳整治+长效追责”三位一体模式,倒逼主体责任落实,推动农村食品安全防线持续筑牢,让乡村“烟火气”里飘着“安心味”。

  驻市市场监管局纪检监察组立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能定位,以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为切入点,通过“精准监督+重拳整治+长效追责”三位一体模式,倒逼主体责任落实,推动农村食品安全防线持续筑牢,让乡村“烟火气”里飘着“安心味”。

  聚焦政治责任,压实主体监管“第一道防线”

  纪检监察组通过列席局党组专题会议、下发监督提示函、开展专项督查等方式全程嵌入式监督,督促市市场监管局锚定“源头、经营、安全”三重关口制定整治方案,细化三类七项具体任务。针对农村食品生产经营分散、监管难度大等问题,纪检监察组牵头成立联合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大圩镇、兴坪古镇等重点圩镇,对食品生产小作坊、农贸市场、村级小卖部等开展“拉网式”督查,发现并督促整改责任传导弱化、监管盲区漏点等问题19个,对1名履职不力的基层监管负责人进行约谈提醒,以严肃问责倒逼责任上肩。专项整治以来,在纪检监察组的监督推动下,全市市场监管系统累计检查农村食品生产经营主体6460户次,责令219家经营主体整改,完成监督抽检4289批次,依法处置226批次不合格食品,源头管控和流通监管效能显著提升。

  强化精准监督,构建全链条执纪问责闭环

  纪检监察组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农村假冒伪劣食品“生产—流通—销售”全链条,推动形成“线索排查—穿透核查—执纪问责—以案促改”闭环机制。一方面,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建立“双随机 + 暗查暗访”监督机制,重点排查“三无”食品、山寨食品、非法添加等突出问题,全部建立台账、挂牌督办。另一方面,强化与公安机关、农业农村部门的协同联动。专项行动期间,全市共立案查处农村食品违法案件480起,推动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刑案件1起。同时,针对查处案件中暴露的监管漏洞,督促市市场监管局健全农村食品监管清单、执法协作等制度2项,从制度层面堵塞监管缝隙。

  推动协同共治,构建立体化监督宣传新格局

  纪检监察组立足“监督+引导”双重职能,推动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妇联推出“桂姐姐说食品安全”AI数字人科普系列,要求在科普内容中嵌入纪检监察举报渠道,累计发布科普视频1期、曝光典型案例12起,督促开展“食安进圩日”“走村入户送安全”活动10余场,“桂姐姐”志愿者手把手教村民辨别假冒伪劣食品,同步在农贸市场、村级商超等重点场所张贴监督举报二维码,畅通“扫码即举报”便捷渠道,累计受理群众举报线索11条,查实7条,群众监督热情持续高涨。

  纪检监察组将农村食品安全整治纳入常态化监督清单,推动形成“党组主抓、业务主管、纪检监督、社会参与”的长效治理体系。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有关负责同志表示,“要持续深化政治监督,聚焦整治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加大执纪问责力度,以‘零容忍’态度守护乡村‘烟火气’,为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驻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纪检监察组:以监督助力“铁拳”生威,推动扫黑除恶常态长效
驻市委办纪检监察组:开展保密管理工作监督检查 筑牢保密安全防线
清廉桂林
点击进入清廉桂林主站
清廉桂林 微信
清廉桂林 官方微博
^返回顶部^